为深入落实学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,3月17日下午,人工智能学院信息技术基础教研室在格致楼222室开展“数字化赋能・共研共成长”主题教研活动。
一、以查促建,筑牢课程数字化根基
活动首先聚焦 “课程资料数字化专项检查”。根据学校课程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,教研室提前两周组织教师完成自查,本次数字化专项检查覆盖人工智能程序设计、计算机程序设计(Python)、数据挖掘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、现代教育技术、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六门课程。检查发现,100%的课程已实现教案、课件、习题全数字化,5门课程开通在线讨论区,师生互动良好。
二、以评促教,打磨金课
围绕学校2025年课程评估工作,教研室对重点课程《计算机程序设计(Python)》进行专项部署。教研室主任宣布成立专项听课小组,将于第六、七教学周开展对授课班级的随机听课,并要求听课教师对该班级及任课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,保证课程评估的顺利完成。
三、以老带新,构建教学传承生态
在教学经验交流环节,王玉珍老师以“循环结构”为例,现场演绎 “问题链 + 项目制”教学法,通过“猜拳游戏”案例,将 for/while 循环的重难点进行了生动讲解,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范例。张雪臻老师也分享了她在教学中的经验,她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,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,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深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巧。
“这次教研活动既有顶层设计的高度,又有课堂落地的温度。” 新教师葛芳艳在会后表示,通过数字化资源的对标学习和磨课指导,对“如何上好课,上金课”有了新思考。据悉,教研室下一步将开展“AI+数字化教学创新”主题活动,开展教学案例研讨,助力推进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。


(图文:唐春兰)初审:李倩倩 二审:何文孝 终审:于永彦